建造於清雍正年間(西元1726年),由當時的彰化知縣張鎬所倡建,為傳統磚石木造架柱之宮殿型制,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,分別為大成門(櫺星門)、戟門、禮門、義路、東廡、西廡、大成殿以及後殿崇聖祠,主祀至聖先師孔子,配祀眾先賢牌位。
  於1786年遭遇林爽文事件以及歷年來的風雨天災,傾圮頹唐的彰化孔廟在二百餘年間經過地方仕紳倡議,進行八次的修復重整,目前為國定一級古蹟。在大成門的上方置有六個圓筒狀的通天筒,一說為宋儒朱熹所立,以示孔子思想崇高、可以上通天意;另一說為秦始皇焚書坑儒,時儒藏經於此,亦象徵孔子德配天地,道貫古今,學界普遍認為代表「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」六藝。正門兩側牆垣分別為龍邊的「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」與虎邊的「萬仞宮牆」石碑,前者以滿、漢文書寫,後者出自論語,以萬仞之意象徵孔子學問淵博。另有雍正「生民未有」、乾隆「與天地參」、嘉慶「聖集大成」、咸豐「德齊幬載」、同治「聖神天縱」等歷代皇帝頒贈之匾額,以及戟門龍雕石鼓、嘉慶年間古鐘等古樸文物。
  時至今日,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當天,彰化縣政府均於此舉行週年釋奠典禮,號召縣內各高、國中生擔任樂生、歌生與佾生,於大成殿前月台依循古禮進行六佾舞,並發放智慧糕、智慧品等給予現場民眾以祈求聰敏勤學,是相當具有意義的古禮大典。

J003-P000彰化孔子廟  J003-P003孔廟大成門上的六根通天筒  J003-P005下馬碑  J003-P006乾隆「與天地參」匾額  

J003-P007祭孔大典六佾舞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佳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